(點選圖片進入放大圖後,再點選可得原尺寸圖檔)
(穴名)圖表白線為本經無穴的路徑,黑線為本經有穴的路徑。
1.極泉、2.青靈、3.少海、4.靈道、5.通里、6.陰郄、7.神門、8.少府、9.少衝
(手少陰心經9穴)其支脈,循小指內側,上至指尖,●與手太陽經銜接。
※紅字"通里“為別絡,圖雙白圈者是。別絡(絡脈)為相通他經的交會處。
手少陰之別,名曰通里,去腕一寸半(※三指或一寸為宜),別而上行,循經入于心中,繫舌本,屬目系。其實則支膈;虛則不能言。取之掌後一寸,別走太陽(手太陽經)也。~(靈樞)
(後續當各穴應用等相關資料完備可以獨立聯結時,會使用粗體字標示,方便查閱。)
[內經]
心手少陰之脈,起于心中,出屬心系(心系=上系於肺,肺下系心,心下系脾、肝、腎,心主通五臟之氣。),下膈,絡小腸;其支者,從心系上挾咽,繫目系(眼、腦部);其直者,復從心系卻上肺(心上行於肺),下出腋下,循臑內後廉(臂內側後緣),行手太陰心主之後(手太陰、厥陰經),下肘內,循臂內後廉,抵掌後銳骨之端,入掌內後廉,循小指之內(循小指內側),出其端(上至指尖)。是動則病嗌乾,心痛,渴而欲飲,是為臂厥。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黃,脇痛,臑、臂內後廉痛厥,掌中熱痛。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盛者,寸口大再倍于人迎;虛者,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編著及圖表作者:StarsKang
(不定時增添應用資料及相關聯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