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太陽小腸經 / Small Intestine Meridian (十二經之六)

手太陽小腸經
手太陽小腸經

(點選圖片進入放大圖後,再點選可得原尺寸圖檔)

(穴名)圖表白線為本經無穴的路徑,黑線為本經有穴的路徑。
1.少澤、2.前谷、3.後谿、4.腕骨、5.陽谷、6.養老、7.支正、8.小海、9.肩貞、10.臑俞、11.天宗、12.秉風、13.曲垣、14.肩外俞、15.肩中俞、16.天窗、17.天容、18.顴髎、19.聽宮
(手太陽小腸經19穴)其支者,別頰上[出頁](音拙),抵鼻,至目內眥,斜絡於顴足太陽經銜接。

※紅字"支正“為別絡,圖雙白圈者是。別絡(絡脈)為相通他經的交會處。
手太陽之別,名曰支正,上腕五寸,內注少陰(手少陰),其別者,上走肘,絡肩髃(音偶。意指肩端)。實則節弛肘廢;虛則生肬(音尤。意指贅肉),小者如指痂疥(痂、疥指皮膚病)。取之所別也。~(靈樞)
(後續當各穴應用等相關資料完備可以獨立聯結時,會使用粗體字標示,方便查閱。)

[內經]
小腸手太陽之脈,起於小指之端,循手外側,上腕,出踝(髃骨=小指側腕上高骨)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內側兩筋之間,上循臑外後廉,出肩解繞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絡心循咽下膈抵胃屬小腸。其支者,從缺盆循頸上頰至目銳眥(眼尾,眼外角),卻入耳中;其支者,別頰上[出頁](音拙,眼下部位),抵鼻至目內眥(眼前端,眼內角),斜絡於顴。是動則病嗌痛,頷腫,不可以顧(頸椎難以轉動),肩似拔,臑似折。是主液所生病者,耳聾,目黃,頰腫,頸、頷、肩、臑、肘臂外後廉痛。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盛者,人迎大再倍於寸口;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編著及圖表作者:StarsKang
(不定時增添應用資料及相關聯結)

本篇發表於 經絡 / Meridian, 工作技術相關 並標籤為 , , , , , , , ,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

2 Responses to 手太陽小腸經 / Small Intestine Meridian (十二經之六)

  1. 子風 說道:

    圖中,肩外俞 跟 肩中俞的位置似乎是反向的?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