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選圖片進入放大圖後,再點選可得原尺寸圖檔)
(穴名)圖表白線為本經無穴的路徑,黑線為本經有穴的路徑。
1.天池、2.天泉、3.曲澤、4.郄門、5.間使、6.內關、7.大陵、8.勞宮、9.中衝
(手厥陰心包經9穴)其支者,別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與手少陽經銜接。
※紅字"內關“為別絡,圖雙白圈者是。別絡(絡脈)為相通他經的交會處。
手心主之別,名曰內關,去腕二寸,出于兩筋之間,循經以上,繫于心包絡。心系實則心痛;虛則為頭強,取之兩筋間也。~(靈樞)
(後續當各穴應用等相關資料完備可以獨立聯結時,會使用粗體字標示,方便查閱。)
[內經]
心主手厥陰心包絡之脈,起于胸中,出屬心包絡,下膈(下膈膜),歷絡三焦(依次通過三焦);其支者,循胸中出脇,下腋三寸(天池),上抵腋下(上行抵腋窩內),循臑內(經過上臂內側),行太陰、少陰之間(通過手太陰、手少陰經的中間),入肘中,下臂,行兩筋之間,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別掌中,循小指次指(無名指),出其端。是動則病手心熱,臂肘攣急,腋腫,甚則胸脇支滿,心中憺憺(不安,心跳不整)大動,面赤,目黃,喜笑不休。是主脈所生病者,煩心,心痛,掌中熱。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盛者,寸口大一倍于人迎;虛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編著及圖表作者:StarsKang
(不定時增添應用資料及相關聯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