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 薈 / ALOE

英文名稱: ALOE
學名科屬:百合科/蘆薈屬
Aloe perryi Baker。
參考品種:
A.berbadensis Mill
A.ferox Mill.
產地來源:
原產南非。栽培。台灣澎湖有栽植。
取用部位:基生葉。
製作方法:浸泡法浸提浸油。
氣息香味:
具蘆薈本身特性的氣味,強烈且苦。
經分子蒸餾為無味。
主要成份:
蘆薈大黃素嵅(含量少於25%)。蘆薈素、聚香豆酸、α-葡萄糖、多種氨基酸。
精油色澤:
浸提油為淡黃色或無色無味。
濃縮液製取乾燥物為灰墨綠色或土黃色,遇水即化。
性能作用:
消炎、殺菌、退熱、止血、抗癌、消腫、利尿、健胃、通 經、養肝、清熱、美顏。
芳香療法:
浸油按摩法可用於曬傷皮膚、皮膚燥熱、老化、浮腫、肌肉僵硬。
不使用於蒸薰。
症狀參考:
流行性感冒引起的發熱、改善泌尿系統發炎、急性肝炎、 腸胃潰瘍、鼻炎、便秘、化痰、痔瘡。
美膚參考:
蘆薈應用於皮膚的功效,相信是眾所周知,從修復皮膚龜裂、濕潤、消炎、止血、清潔過盛皮脂、強化細胞再生與軟化肌膚、護髮潤髮以及燒燙傷、皮膚的阻菌、止癢與疤痕的修復作用成效明顯。
蘆薈具防曬性、潤澤肌膚、改善微細血管上浮。
本草略舉:
《開寶本草》-苦、寒、無毒。
主熱風煩悶、胸膈間熱氣、明目鎮心、小兒癲癇惊風、 療五疳、殺三虫及痔病瘡類。
解巴豆毒。
《新本草》-苦、寒。入肝、胃、大腸經。
瀉下、清肝熱、殺蟲。 用於熱結、便秘、腹痛、驚風。外用治癬瘡。
《中國醫學大辭典》-【蘆薈脂】條。
性苦、寒、無毒。
明目、鎮心、涼肝、瀉熱、殺蟲、除煩、治熱風、腦疳、鼻癢、胸膈間熱氣、痔病、婦女經水不調、腹中結塊 上衝、小兒疳疣、癲癇、驚風、五疳、諸疳熱、療瘡疾 、溼癬、解巴豆毒。
其        他:浸油及萃取液可用於燒、燙、曬傷等。
注意事項:孕婦禁用。
THE PLANT FLAVOR 植物的風華 1999年9月19日初版ISBN 957-97408-1-X 增修版ISBN 957-41-1056-7.2009年電子修正版試刊.請勿轉載 

本篇發表於 畫舍花田, 工作技術相關 並標籤為 , , , , ,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