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柑(真佛手柑)
英文名稱:CHINESE CITRON
學名科屬:芸香科 / 柑桔屬
Citrus medica L.var.sacrodactylis Swingle。
參考品種:無
產地來源:原產印度
取用部位:果 / 葉
製作方法:蒸餾 / 冷榨精油
氣息香味:溫馨,桔味較重,檸檬味較淡,有甘草的殘香。
主要成份:檸檬醛、檸檬醇、橙花醇、檸檬腦、其他烯類。
得 油 率 : 約 0.3%
性能作用:清血脂、助消化、退熱、鎮痛、止癢、化痰、解酒 、提振食慾。
芳香療法:佛手柑精油的香氣,能依個人的情緒而產生變化,提振與安撫皆宜。
症狀參考:
腹瀉、胃腸脹氣、泌尿道發炎、流行性感冒、支氣管 炎、鼻塞、頭痛、惡心、嘔吐、傳染性肝炎、黃疸、急性胃炎、肺氣腫、心肌缺氧、心律不整、感冒咳嗽、解痙攣。
美膚參考:
1.佛手柑對粉刺、傷痕的修護效果極佳。
2.對於靜脈曲張也有不錯的功效。
3.對於油性膚質,具有極佳的清潔與平衡皮脂分泌之功效。
4.柔軟頸部與胸部皮膚,並令其細緻。
本草略舉:
《本草綱目》- 酒飲,治痰氣咳嗽。煎湯,治心下氣痛。
《新本草》-辛、苦、酸、溫。入肝、脾、胃、肺經。
舒肝理氣、和胃止痛、燥濕、化痰。 用於肝胃氣滯、胸脅脹痛、胃脘痞滿、嘔吐。
《滇南本草》-性溫,味甘微辛。
入肝、胃二經。 補肝暖胃,止嘔吐,消胃寒痰,治胃氣疼痛,止面寒疼 ,和中行氣。
其 他:
佛手柑為枸櫞(香櫞)的變種,它於花柱脫落後,子房即行分裂成手指條狀,一般是不帶種子。
注意事項:使用佛手柑精油於皮膚上,應避免陽光照射。(首次油可內服。)
貝佳蜜柑(Bergamot) 為香櫞的一種,非佛手柑。
THE PLANT FLAVOR 植物的風華 1999年9月19日初版ISBN 957-97408-1-X 增修版ISBN 957-41-1056-7.2009年電子修正版試刊.請勿轉載
關於
-
近期文章
文章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