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願與行願

影像210

鹿港龍山寺135正片翻製 Stars.K

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懺悔業障、隨喜功德、請轉法輪、請佛住世、常隨佛學、恒順眾生、普皆回向。發廣大願、歸依三寶。

(… 「六十華嚴」的傳譯者──佛陀跋陀羅Buddha-bhadra,於晉元熙二年(西元四二0),譯出『文殊師利發願經』,共四十四頌,與『三曼陀跋陀羅菩薩經』、『文殊悔過經』,非常接近。唐不空Amoghavajra所譯的『普賢行願讚』,六十二頌,與「四十華嚴」末卷偈頌相同,都是『文殊師利發願經』的增廣本。依『文殊師利發願經記』說:「晉元熙二年,歲在庚申,於揚州鬥場寺,(佛陀跋陀羅)禪師新出。云:外國四部眾禮佛時,多誦此經以發願求佛道」。大抵『舍利弗悔過經』、『文殊悔過經』等,文字長了些,要晝夜三時──一日誦念六次,不太方便,所以編為簡要的偈頌。如龍樹的『寶行王正論』說:「為此因及果,現前佛支提(即佛舍利塔),日夜各三遍,願誦二十偈」。二十偈的內容,也就是禮敬,離惡(懺罪),隨喜,請轉法輪,「窮生死後際」是常住世間,回向發願。『文殊師利發願經』,是日常持誦的誦本,與『普賢行願讚』等,內容都是七分:禮佛(讚佛),供養佛,懺悔,隨喜,請轉法輪,請佛住世,回向。這是「六十華嚴」、「八十華嚴」經所沒有的,「四十華嚴」把偈頌編入『華嚴經』「普賢行願品」的末了,長行為了滿足「十」數,加上「恒順眾生」與「常隨佛學」,這是偈頌所沒有的。『三曼陀跋陀羅菩薩經』說:「持是功德,令一切(眾生)與某(自己名字),……生有佛處,有菩薩處,皆令生須呵摩提阿彌陀佛剎」。這一法門,是易行道,淨土方便道,發願往生,是不限於某一淨土的,但經文卻提到了須呵摩提Sukhavati阿彌陀Amita佛剎。須呵摩提是極樂或安樂的音譯。『文殊師利發願經』說:「願我命終時,滅除諸障礙,面見阿彌陀,往生安樂剎」。易行方便與往生極樂,有了更密切的關係。
在佛前懺悔、隨喜、勸請,本是為初學者開示的通俗易行法門。文殊與勸發菩提心有關,「為一切師」,如『濡首菩薩清淨分衛經』等說。文殊又與懺罪有關,如『阿闍世王經』、『如幻三昧經』說。悔過等三品法門,終於與文殊,因文殊而與普賢有關了,也就與華嚴法門有關,如『十住毘婆沙論』,將『十地經』所沒有說的稱名、憶念、禮拜、懺悔、隨喜、勸請,附入初地中。西元三、四世紀間,竺法護與聶道真,譯出與文殊(更與普賢)有關的『文殊悔過經』,『三曼陀跋陀羅菩薩經』;西元五世紀初,譯出的『文殊師利發願經』,已是當時印度日常持誦的法門了。通俗易行而又與深義相通,到「四十華嚴」而充分明了出來。這是重信的、易行的廣義念佛法門。… ) 印順導師   大和尚著《華雨集第二冊.中編 「大乘佛法」.第三章大乘「念佛」法門.第一節:信方便的易行道》P.144-146 1993.04初版

《文殊師利發願經》 東晉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羅譯
身口意清淨 除滅諸垢穢     一心恭敬禮 十方三世佛    普賢願力故 悉覩見諸佛    一一如來所 一切剎塵禮
於一微塵中 見一切諸佛     菩薩眾圍遶 法界塵亦然    以眾妙音聲 宣揚諸最勝    無量功德海 不可得窮盡
以普賢行力 無上眾供具     供養於十方 三世一切佛    以妙香華鬘 種種諸伎樂    一切妙莊嚴 普供養諸佛
我以貪恚癡 造一切惡行     身口意不善 悔過悉除滅    一切眾生福 諸聲聞緣覺    菩薩及諸佛 功德悉隨喜
十方一切佛 初成等正覺     我令悉勸請 轉無上法輪    示現涅槃者 合掌恭敬請    住一切塵劫 安樂諸群生
我所集功德 迴向施眾生     究竟菩薩行 逮無上菩提    悉供養過去 現在十方佛    願未來世尊 速成菩提道
普莊嚴十方 一切諸佛剎     如來坐道場 菩薩眾充滿    令十方眾生 除滅諸煩惱    深解真實義 常得安樂住
我修菩薩行 成就宿命智     除滅一切障 永盡無有餘    悉遠離生死 諸魔煩惱業    猶日處虛空 蓮花不著水
遍行遊十方 教化諸群生     除滅惡道苦 具足菩薩行    雖隨順世間 不捨菩薩道    盡未來際劫 具修普賢行
若有同行者 願常集一處     身口意善業 皆悉令同等    若遇善知識 開示普賢行    於此菩薩所 親近常不離
常見一切佛 菩薩眾圍繞     盡未來際劫 悉恭敬供養    守護諸佛法 讚歎菩薩行    盡未來劫修 究竟普賢道
雖在生死中 具無盡功德     智慧巧方便 諸三昧解脫    一一微塵中 見不思議剎    於一一剎中 見不思議佛
見如是十方 一切世界海     一一世界海 悉見諸佛海    於一言音中 具一切妙音    一一妙音中 具足最勝音
甚深智慧力 入無盡妙音     轉三世諸佛 清淨正法輪    一切未來劫 悉能作一念    三世一切劫 悉為一念際
一念中悉見 三世諸如來     亦普分別知 解脫及境界    於一微塵中 出三世淨剎    一切十方塵 莊嚴剎亦然
悉見未來佛 成道轉法輪     究竟佛事已 示現入涅槃    神力遍遊行 大乘力普門    慈力覆一切 行力功德滿
功德力清淨 智慧力無礙     三昧方便力 逮得菩提力    清淨善業力 除滅煩惱力    壞散諸魔力 具普賢行力
嚴淨佛剎海 度脫眾生海     分別諸業海 窮盡智慧海    清淨諸行海 滿足諸願海    悉見諸佛海 我於劫海行
三世諸佛行 及無量大願     我皆悉具足 普賢行成佛    普賢菩薩名 諸佛第一子    我善根迴向 願悉與彼同
身口意清淨 自在莊嚴剎     逮成等正覺 皆悉同普賢    如文殊師利 普賢菩薩行    我所有善根 迴向亦如是
三世諸如來 所歎迴向道     我迴向善根 成滿普賢行    願我命終時 除滅諸障礙    面見阿彌陀 往生安樂國
生彼佛國已 成滿諸大願     阿彌陀如來 現前授我記    嚴淨普賢行 滿足文殊願    盡未來際劫 究竟菩薩行

大方廣佛華嚴經40卷  第四十卷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欲重宣此義,普觀十方而說偈言:
所有十方世界中,        三世一切人師子, 我以清淨身語意,        一切遍禮盡無餘。
普賢行願威神力,        普現一切如來前, 一身復現剎塵身,        一一遍禮剎塵佛。
於一塵中塵數佛,        各處菩薩眾會中, 無盡法界塵亦然,        深信諸佛皆充滿。
各以一切音聲海,        普出無盡妙言辭, 盡於未來一切劫,        讚佛甚深功德海。
以諸最勝妙華鬘,        妓樂塗香及傘蓋, 如是最勝莊嚴具,     我以供養諸如來。
最勝衣服最勝香,  末香燒香與燈燭, 一一皆如妙高聚,    我悉供養諸如來。
我以廣大勝解心,  深信一切三世佛, 悉以普賢行願力,    普遍供養諸如來。
我昔所造諸惡業,  皆由無始貪恚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懺悔。
十方一切諸眾生,  二乘有學及無學, 一切如來與菩薩,    所有功德皆隨喜。
十方所有世間燈,  最初成就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勸請,    轉於無上妙法輪。
諸佛若欲示涅槃,  我悉至誠而勸請, 唯願久住剎塵劫,    利樂一切諸眾生。
所有禮讚供養福,  請佛住世轉法輪, 隨喜懺悔諸善根,    迴向眾生及佛道。
我隨一切如來學,  修習普賢圓滿行, 供養過去諸如來,    及與現在十方佛。
未來一切天人師,  一切意樂皆圓滿, 我願普隨三世學,    速得成就大菩提。
所有十方一切剎,  廣大清淨妙莊嚴, 眾會圍遶諸如來,    悉在菩提樹王下。
十方所有諸眾生,  願離憂患常安樂, 獲得甚深正法利,    滅除煩惱盡無餘。
我為菩提修行時,  一切趣中成宿命, 常得出家修淨戒,    無垢無破無穿漏。
天龍夜叉鳩槃荼,  乃至人與非人等, 所有一切眾生語,    悉以諸音而說法。
勤修清淨波羅蜜,  恒不忘失菩提心, 滅除障垢無有餘,    一切妙行皆成就。
於諸惑業及魔境,  世間道中得解脫, 猶如蓮華不著水,    亦如日月不住空。
悉除一切惡道苦,  等與一切群生樂, 如是經於剎塵劫,    十方利益恒無盡。
我常隨順諸眾生,  盡於未來一切劫, 恒修普賢廣大行,    圓滿無上大菩提。
所有與我同行者,  於一切處同集會, 身口意業皆同等,    一切行願同修學。
所有益我善知識,  為我顯示普賢行, 常願與我同集會,    於我常生歡喜心。
願常面見諸如來,  及諸佛子眾圍遶, 於彼皆興廣大供,    盡未來劫無疲厭。
願持諸佛微妙法,  光顯一切菩提行, 究竟清淨普賢道,    盡未來劫常修習。
我於一切諸有中,  所修福智恒無盡, 定慧方便及解脫,    獲諸無盡功德藏。
一塵中有塵數剎,  一一剎有難思佛, 一一佛處眾會中,    我見恒演菩提行。
普盡十方諸剎海,  一一毛端三世海, 佛海及與國土海,    我遍修行經劫海。
一切如來語清淨,  一言具眾音聲海, 隨諸眾生意樂音,    一一流佛辯才海。
三世一切諸如來,  於彼無盡語言海, 恒轉理趣妙法輪,    我深智力普能入。
我能深入於未來,  盡一切劫為一念, 三世所有一切劫,    為一念際我皆入。
我於一念見三世,  所有一切人師子, 亦常入佛境界中,    如幻解脫及威力。
於一毛端極微中,  出現三世莊嚴剎, 十方塵剎諸毛端,    我皆深入而嚴淨。
所有未來照世燈,  成道轉法悟群有, 究竟佛事示涅槃,    我皆往詣而親近。
速疾周遍神通力,  普門遍入大乘力, 智行普修功德力,    威神普覆大慈力,
遍淨莊嚴勝福力,  無著無依智慧力, 定慧方便諸威力,    普能積集菩提力,
清淨一切善業力,  摧滅一切煩惱力, 降伏一切諸魔力,    圓滿普賢諸行力。
普能嚴淨諸剎海,  解脫一切眾生海, 善能分別諸法海,    能甚深入智慧海,
普能清淨諸行海,  圓滿一切諸願海, 親近供養諸佛海,    修行無倦經劫海。
三世一切諸如來,  最勝菩提諸行願, 我皆供養圓滿修,    以普賢行悟菩提。
一切如來有長子,  彼名號曰普賢尊, 我今迴向諸善根,    願諸智行悉同彼。
願身口意恒清淨,  諸行剎土亦復然, 如是智慧號普賢,    願我與彼皆同等。
我為遍淨普賢行,  文殊師利諸大願, 滿彼事業盡無餘,       未來際劫恒無倦。
我所修行無有量,  獲得無量諸功德, 安住無量諸行中,    了達一切神通力。
文殊師利勇猛智,  普賢慧行亦復然,    我今迴向諸善根,    隨彼一切常修學。
三世諸佛所稱歎,  如是最勝諸大願,    我今迴向諸善根,    為得普賢殊勝行。
願我臨欲命終時,  盡除一切諸障礙,    面見彼佛阿彌陀,    即得往生安樂剎。
我既往生彼國已,  現前成就此大願, 一切圓滿盡無餘,    利樂一切眾生界。
彼佛眾會咸清淨,  我時於勝蓮華生, 親覩如來無量光,    現前授我菩提記。
蒙彼如來授記已,  化身無數百俱胝, 智力廣大遍十方,    普利一切眾生界。
乃至虛空世界盡,  眾生及業煩惱盡, 如是一切無盡時,    我願究竟恒無盡。
十方所有無邊剎,  莊嚴眾寶供如來, 最勝安樂施天人,    經一切剎微塵劫。
若人於此勝願王,  一經於耳能生信, 求勝菩提心渴仰,    獲勝功德過於彼。
即常遠離惡知識,  永離一切諸惡道, 速見如來無量光,    具此普賢最勝願。
此人善得勝壽命,  此人善來人中生, 此人不久當成就,    如彼普賢菩薩行。
往昔由無智慧力,  所造極惡五無間, 誦此普賢大願王,    一念速疾皆銷滅。
族姓種類及容色,  相好智慧咸圓滿, 諸魔外道不能摧,    堪為三界所應供。
速詣菩提大樹王,  坐已降伏諸魔眾, 成等正覺轉法輪,    普利一切諸含識。
若人於此普賢願,  讀誦受持及演說, 果報唯佛能證知,    決定獲勝菩提道。
若人誦此普賢願,  我說少分之善根, 一念一切悉皆圓,    成就眾生清淨願。
我此普賢殊勝行,  無邊勝福皆迴向, 普願沈溺諸眾生,    速往無量光佛剎。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於如來前,說此普賢廣大願王清淨偈已,善財童子踊躍無量,一切菩薩皆大歡喜。如來讚言:「善哉!善哉!」爾時,世尊與諸聖者菩薩摩訶薩演說如是不可思議解脫境界勝法門時,文殊師利菩薩而為上首;諸大菩薩及所成熟六千比丘,彌勒菩薩而為上首;賢劫一切諸大菩薩,無垢普賢菩薩而為上首;一生補處住灌頂位諸大菩薩,及餘十方種種世界普來集會一切剎海極微塵數諸菩薩摩訶薩眾,大智舍利弗、摩訶目犍連等而為上首;諸大聲聞并諸人天一切世主、天、龍、夜叉、乾闥婆、阿脩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普賢菩薩行願讚》開府儀同三司特進試鴻臚卿肅國公食邑三千戶賜紫贈司空諡大鑑正號大廣智大興善寺三藏沙門不空奉 詔譯
所有十方世界中        一切三世人師子       我今禮彼盡無餘        皆以清淨身口意
身如剎土微塵數        一切如來我悉禮       皆以心意對諸佛        以此普賢行願力
於一塵端如塵佛        諸佛佛子坐其中       如是法界盡無餘        我信諸佛悉充滿
於彼無盡功德海        以諸音聲功德海       闡揚如來功德時     我常讚歎諸善逝
以勝花鬘及塗香     及以伎樂勝傘蓋       一切嚴具皆殊勝     我悉供養諸如來
以勝衣服及諸香    末香積聚如須彌        殊勝燈明及燒香     我悉供養諸如來
所有無上廣大供    我悉勝解諸如來        以普賢行勝解力     我禮供養諸如來
我曾所作眾罪業    皆由貪欲瞋恚癡        由身口意亦如是     我皆陳說於一切
所有十方群生福    有學無學辟支佛        及諸佛子諸如來     我皆隨喜咸一切
‧‧‧
(本讚文與上述《大方廣佛華嚴經40卷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普賢菩薩摩訶薩…,普觀十方而說偈言:…」譯義相當。確實如 印順導師所述,偈頌相同。)

星筆記

本篇發表於 幽冥鐘響 並標籤為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