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松 SPIKENAR

甘松

%e7%94%98%e6%9d%be-1英文名稱:SPIKENARD
學名科屬:敗醬草科/甘松屬 Nardostachys jatamansi DC.
參考品種: N.chinensis Batal.
產地來源:中國(本植物為漢藥中的古老香料藥材)。
取用部位:採集根狀莖。
製作方法:加壓蒸餾法。
氣息香味:
含藥草與木質香,俱甘陳的甜味略澀,如香根、荳蔻 、纈草、麝香的混合氣息。香氣厚實而長。
主要成份:
馬兜鈴烯、β-欖香烯、馬兜鈴烷、甘松醇、廣藿香醇、纈草酮、甘松酮、α-β蒎烯、谷甾醇等。
性能作用:鎮靜、催眠、抗菌、解痙攣。
芳香療法:
香味持久,俱助眠、解降激昂的情緒等作用。
蒸薰有益於呼吸道的舒暢。 (曬乾為材,為削末混松枝延燒。)
症狀參考:
神經性胃痛、神經衰弱、哮喘、咳嗽、腹痛、胃腸痙 攣、心律不整、安定精神。
美膚參考:
皮膚暗沉、乾燥、身體浮腫。
作為身體按摩油,促令全身完全放鬆。
本草略舉:
辛、甘、溫。 入心、脾、胃經。
溫中散寒、通經舒絡、理氣止痛、開郁醒脾。
《本草綱目》–甘松,芳香能開脾鬱,微入脾胃藥中,甚醒脾氣。治腳氣膝浮、煎湯淋洗。
《日華子本草》–治心腹脹、下氣。
其        他:
( 甘松精油對黏膜無刺激性。 )
■經絡按摩油(一) 〈按此聯結〉
■經絡按摩油(二) 〈按此聯結〉
注意事項:
甘松精油不易購得,可以使用乙醇浸泡甘松(須洗淨),經三月後取用。
甘松削末浸泡於五倍松針葉精油中,經月餘可外用。

THE PLANT FLAVOR 植物的風華 1999年9月19日初版ISBN 957-97408-1-X 增修版ISBN 957-41-1056-7.2009年電子修正版試刊.請勿轉載


本篇發表於 畫舍花田 並標籤為 ,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