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
英文名稱: ANGELICA WHITE
學名科屬:繖形科/獨活屬
Angelica dahurica(Fisch.)Benth.et Hook.fil/及其他品種。
參考品種:Angelica taiwaniana Boiss.
產地來源:以栽培為主
取用部位:取用根
製作方法:提取浸膏與精油
氣息香味:
淡淡的藥草香,俱甘陳的氣息,底韻含當歸般的香氣。
主要成份:
浸膏主要成份含香荳素、白芷素及其衍生物、揮發油等。
揮發油為3-亞甲基-6-環己烯、十一碳烯-4、欖香烯、十六烷酸、壬烯醇、甲基環癸烷、月桂酸乙酯。
其衍生物為白芷素、白芷腦、白芷毒素、氧化前胡素、歐芹乙素、珊瑚菜素、佛手柑內酯等。
得 油 率:少於0.1%。
精油色澤:
淡黃透明液體
性能作用:抗致病性真菌、激化交感神經、鎮痛、消炎、擴張冠狀動脈。
(興奮)脊髓、迷走神經、呼吸中樞。
解熱、平喘、通鼻、化痰、止咳、活血、止血、袪風、散寒、療膚、顏面色斑、瘡瘍等。
芳香療法:
1.蒸薰、塗抹 – 頭痛、鼻塞、預防感冒、舒緩感冒不適感。
2.沐浴、按摩 – 促進發汗、肢體疼痛、神經性頭痛、血管性頭痛、偏頭痛、散瘀、外傷疼痛、風濕性關節炎、除濕、止癢、排毒、消腫、活化肌膚。
症狀參考:
感冒、解熱、頭痛、脘腹疼痛、牙痛、感冒致鼻塞 、鼻炎、細菌性腹瀉、慢性支氣管炎、子宮出血、外傷止血、咳嗽、風濕性關節炎、高血壓、肝炎、 顏面神經麻痺、肋軟骨炎。
美膚參考:
肌表清潔排毒、生肌、搔癢性皮膚病、神經性皮膚 炎、濕疹、牛皮癬、面部色斑、黑斑、褐斑、使面部白晢、酒渣鼻、花斑癬、狐臭、外傷止血、蕁麻疹、水腫、霉菌性皮膚病。
本草略舉:
辛、溫。入肺、胃、大腸經。
辛溫解表、疏風散寒、活血止痛、解毒醫瘡、化濕止帶。
《神農本草經》-
女人漏下赤白、血閉陰腫、寒熱、頭風侵目淚出、長肌膚、潤澤、可作面脂。
其 他:美化膚色、淡斑冷霜〈按此聯結〉
注意事項:浸膏與藥材,使用過量會引起中毒反應或少數導致皮膚過敏。
THE PLANT FLAVOR 植物的風華 1999年9月19日初版ISBN 957-97408-1-X 增修版ISBN 957-41-1056-7.2009年電子修正版試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