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中國〉
英文名稱: CHINESE CINNAMON.CASSIA
學名科屬:樟科/樟屬 Cinnamomum cassia Blume.
參考品種:
C.zeylanicum Nees.錫蘭肉桂
C.loureirl Nees.越南肉桂
C.insulari-montanum Hay.台灣肉桂
產地來源:中國
取用部位:樹皮/枝/葉/籽
製作方法:蒸餾
氣息香味:
辛烈溫暖微甜的香氣,帶著肉桂醇、肉桂醛的氣息 ,香味獨特。
主要成份:
肉桂醛(含量<85%)、乙酸肉桂酯、香荳素、水楊醛、苯甲酸、水楊酸、肉桂酸、苯甲醛。
性能作用:
利心、調經、摧汗、袪風、除濕、腐蝕性、殺菌、利胃腸、止咳、抗凝血、促進血液循環、升高白血球、抑制中樞、鎮靜。
芳香療法:
1.低劑量使用於神經衰弱、失眠。
2.高劑量使用於激勵、醒腦、恢復疲勞、促進排汗。
症狀參考:
上呼吸道感染、慢性喉炎、流行性感冒、傳染性病毒的預防、糖尿病、疝氣疼痛、下痢、畏寒、鎮靜、鎮痛、高血壓、婦女經期疼痛、貧血、退熱、抗殺真菌、哮喘、腸胃炎、風濕疼痛、呼吸困難、痙 攣、肌肉僵硬、嘔吐。
美膚參考:
A.促進血液循環,使皮膚回溫,緊實皮膚組織、外用於按摩可使四肢、身體舒暢,對水份滯留的現象可以得到充分的改善。
B.對皮膚的疤痕、疣、纖維瘤的軟化與淡化皆具效 果,並為散瘀血良方。
本草略舉:
《新中藥圖錄》-辛、甘、大熱。腎、脾、膀胱經。
溫中補陽、散寒止痛。用於腎陽衰微、下元虛冷、小便不利。
脾腎陽虛致食少便溏。虛寒性胃痛、腹痛、疝痛、婦女虛寒痛 經、寒痺腰痛、溫營 血、利血脈。治寒症瘡瘍 久不癒合、內陷不起。 下焦濕熱、小便不通。
《神農本草經》-上氣咳逆、結氣喉痺吐吸、利關 節、補中益氣。
其他可參考資料《本草別錄》、《本草綱目》、《中醫學大辭典》。
肉桂;為華人社會常用草藥,在各本草相關類書中,有相當多的肉桂資料可供參考查閱。
其 他:
手腳冰涼者,可使用肉桂油、薑油、迷迭香油各5g 甜杏仁油85g。
■ 身體膚質粗糙者用油配方。〈按此聯結〉
■ 改善風濕疼痛、筋緊等用油配方。〈按此聯結〉
■ 肥胖減重後引起皮膚鬆弛等用油配方。〈按此聯結〉
注意事項:孕婦注意小心使用。有出血現象者,不宜使用。
※本肉桂精油嚴禁長期儲存於鉛、鋁質容器〈易腐蝕 〉。
THE PLANT FLAVOR 植物的風華 1999年9月19日初版ISBN 957-97408-1-X 增修版ISBN 957-41-1056-7.2009年電子修正版試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