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稱:CLOVE
學名科屬:
桃金孃科/丁子香屬。
Syzygium aromaticum (L.) Merr. et Perry
參考品種:
Eugenia caryophyllata Thunb.
產地來源:摩鹿加島、留尼旺、印尼。
取用部位:採集花蕾乾燥、花梗、葉片。
製作方法:水氣蒸餾與水中蒸餾精油。
氣息香味:
「花蕾油」含有清爽微甜韻的花香,甜中有辛,一分酸三分糖焦味,溫暖且飄逸。
「花梗油」典型丁香油的氣息,強勁並帶辛香。(某胃散即是充滿著丁香氣息 。)
「葉片油」帶著木香和微焦甜的氣息,辛沖有勁。
主要成份:
花蕾油含丁香酚(Eugeno)80%、乙酸丁香酚、β-石竹烯、乙酸芐酯、水楊酸甲酯、芐醇、甲基-N-正戊基甲酮、胡椒酚…等。
花梗油含丁香酚(Eugeno)90-95%。
葉片油含丁香酚(Eugeno)80-95%。
得 油 率:
花蕾油14-16%。
花梗、葉片略低。
精油色澤:
花蕾-透明或黃棕色。
花梗-淺褐或黃。
葉片-黃色(遇鐵器轉為暗紫色)。
性能作用:抑菌、抗菌、麻醉、驅蟲、止痛、健胃、利神經、有益傷口癒合。
芳香療法:
少劑量為醒腦、清潔、淨化空氣。
用於沐浴或按摩可以鎮痛、消除疲勞、清潔身體。
症狀參考:
皮膚癬、舒緩緊張、嘔吐、口臭、脹氣、牙痛、胃痛、消化不 良、風濕性關節炎、筋骨酸痛、胸腹脹痛、支氣管炎、氣喘、改善性冷感、產后子宮收縮引起的疼痛、鼻竇炎、驅蛔蟲等皆具效果。
美膚參考:
丁香油對皮膚具有溫暖與殺菌的功能,它對傷口俱收斂、結痂的性質,頗適油性皮膚使用,可清潔臉部泛油。對 癬、皮膚病、 粉刺等功效顯著。
本草略舉:
辛、溫。入胃、脾、腎經。
《本草綱目》性辛、熱。治虛喘、小兒吐瀉、痘瘡胃虛灰白不發。
《日華子本草》治口氣、反胃、療腎氣、陰痛、壯陽、暖腰膝等。
其 他:
治療粉刺可以使用丁香、香蜂草、茶樹油各一滴混合2cc的甜杏仁油。
減少粉刺的形成丁香油5滴、薄荷1滴加以乳化后注入蒸餾水至20cc。
應用於筋骨、關節等痠痛或散瘀、止痛、濕寒等,丁香油是個不錯的選擇。
一般性胃痛、積食可使用 0.1ml丁香油調溫水內服,效果極佳。
牙痛止痛丁香油 0.3ml,滴於棉花球後咬合於該牙痛處。牙痛成因難測,止痛是一時之方便,尚需盡快詢醫治療。
注意事項:不宜久薰或過量使用。孕婦不宜。
THE PLANT FLAVOR 植物的風華 1999年9月19日初版ISBN 957-97408-1-X 增修版ISBN 957-41-1056-7.2009年電子修正版試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