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認識了- 前輩畫家 廖正輝

金山漁船 40F 100*80cm 1992

 


影像404近日整理了早期拍的一些正片(幻燈片)時,看到一些二十年前拍的九份,現在想起來感覺非常的有意思,當年九份一戶才一萬八千元,尚乏人問津,如今可水漲船高,身價非凡。

談起九份;想起早期和前輩畫家廖正輝,在基隆港碼頭認識的經過,那時我在港區面對基隆的運河道(如今只剩一條),用粉彩忘情似的塗鴉,約略過了四十分鐘,才發現身後站著一位相當瀟灑的壯年人,一身磨損卻乾淨的藍灰卡奇衣褲,還戴著一頂蘇格蘭尼毛料鴉舌帽,他對我說:「畫的很專心嘛,能借我看看嗎?」我尚未點頭,他就將畫搶過,看了約莫五分鐘,回過頭對我說:「你外表太斯文了和畫風不一樣!」接著說:「要不要看看我的畫?如果有興趣,你在這裡等我,我繞一下港區就提早下班,到我住的地方看看畫。」看著他翻過泊船頭,沒一會兒時間快艇已經駛出港外。(這一年我十九歲)
他回程見我還在等,顯然相當的高興,還帶著我去市場買菜,在市場的魚販處,他停下腳步對著數尾大目鰱端詳好一會,結果是全買了,然後對著我說:「晚上就一起畫魚吧!」
他的住處就如他自稱是基隆最荒涼、最貧窮的社區,但是他的住處確是我所見過最乾淨有序的畫室及住處,除了畫的數量很多,還有顏料、油畫筆、畫刀(有些還是自己打造的)、古董、畫冊、唱片等等,都只能用很多來形容。
他有很好的廚藝,幾道菜三十分鐘內完成。席間所談大概都不離畫的技巧與風格,散席後在院子的藤椅上坐躺著,他為自己和我點燃一管煙斗,這也是我抽煙斗的開端,並聆聽他所鐘愛的音樂〈貝多芬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其實這也是我自幼所喜歡的音樂之一。
他對我說:「速寫的工夫要扎實,其他在學院裡學的全部丟掉,要多看看名家的畫冊…」。
又問說:「你用畫刀作畫嗎?」我點了點頭(我的第一張油畫就是畫刀畫的,得過獎所以我還保留著)。
他接著說:「那厚實的生命力只有畫刀能顯現,難度高、挑戰性大,就如浮雕般隨著光線顯現出色彩不同的變化…。」
就在我們認識後的第二年,我們的作品同時入選台陽美展,在現今二二八公園(以前稱新公園)裡的台灣歷史博物館展出,很有意思,展出單位將這兩張畫,在展場;面對面擺放。因為我們當時是在一起速寫,角度相似,差別在於他用畫刀,我選擇用畫筆完成。(前輩得獎無數,日本二科展也是常客,說白了就是陪我參賽~)

畫工筆記       攝影:Stars.K/1986九份 135正片

20180208_150557-2048

九份  35F

本篇發表於 畫舍花田 並標籤為 , , ,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