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表現的源頭,起因於對大自然的感動、震撼、好奇等等起模仿、觀察、思維。記錄此自然所表現的行為,如此方啟動藝術表現地雛型,更因為此經驗的傳佈,方衍生出各世代多元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此形式的發展,反應、記錄著各別世代、區域等文化的多樣性與當時價值核心。構成此藝術表現核心的元素正是這些藝術家。
藝術工作者雖是自我藝術表現方式與元素的試驗者、省思者、開創者,然而不可否認其受經驗傳承的影響之事實,無此經驗的省思,則無開創新局的可能。觀察力的培養、強化直覺力的正確性與象徵性、不斷的嘗試與內省是種學習,無此學習則無創新的可能。所以當百千位的畫家、雕塑家、音樂家、舞蹈家等等同時表現一棵樹時,誰能引出沒有分別的感動、共鳴或其精神內涵?這問題就交給時間、歷史吧!不斷的創作才是藝術工作者的使命。
觀察、直覺、試驗及省思是創作者增益自我表現元素或符號的最佳方式,這種方法是所有藝術形式所共通的。
畫工筆記 (偶有感受即塗上兩筆,也是好事,讀本書、聽個音樂、看支舞,幸福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