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例精油配製的方法一則(回應幾位友人提問)

aromatic調製精油,應用於坊間所謂芳療時,所該考慮的不外乎生理與心理的層面,然而據個人所聞,坊間一般生理猶重於心理,此二者孰重孰輕見解不一。依個人所知及要求,應該是二者求使平衡,如側重於一,則有訓練不足的嫌疑。

未學於許多文章中一再提起(基礎訓練)的重要性,尤其著重在心理層面的訓練,因為心理是非常抽象、不具體地。若以一位經過完整訓練的調配者而言,心理層面的訓練是無滯地實驗與記錄,要有勇於自我挑戰及不怕失敗的認知,如此方能時時提昇並超越,這般地進步,將有利於生理應用時的結合。

個人試著提供以下一則調配過程,作為分享。
例舉:常為三餐勞動,致使臂膀、手腕、肘關節等瘀傷成疾者。

首先考慮行氣活血,於此選擇乳香、沒藥脂,在賦香層面這二種可為底香。

次者選擇冬青油樹、亞洲薄荷、丁香俱消炎、退腫、鎮痛、微麻醉等作用,此三種在止痛上有加成功效,於賦香上具有清新、乾淨、舒暢的涼意。

再者神香草、迷迭香、欖香、雪松、檸檬香茅對筋骨與肌腱等有活絡、解痙及促進循環(出痧)、散濕、強筋、健骨等功效,賦香上有著鮮活的草原氣息與些微林木與樹葉的香調。

再次者艾草為引使,容易滲透,穿透力強並能於筋骨間留存溫熱又能增益散濕的功能等等,於賦香可增值芳草的綠意及明亮感。

說明:生理方面已經表明於上。在心理方面考慮傷者整日不離廚房,油煙併五味雜陳,體溫爐火相煎,冷熱無常。所以調配以明亮、開闊的綠意及舒暢的清涼,平衡其心理等等。

未學簡約介紹此則配製過程,這般的調配,不僅有利於生理,其香草的氣味更會隨著時間而變化,如此嗅聞此香草綠意時,將不會產生厭膩。

以上回覆,希望對好友們能有些微助益。

星筆記

本篇發表於 工作技術相關 並標籤為 , , , ,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