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逸多菩薩既是彌勒菩薩或稱慈氏菩薩。阿逸多譯為無能勝。 彌勒(Maitreya)譯為慈。釋迦牟尼佛選擇彌勒菩薩並予以授記,次當作佛。
阿逸多菩薩與釋尊為同時代人,而且彌勒菩薩學佛經歷早釋尊四十二劫。
【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
「…佛言:阿難!我本求佛時,亦欲淨國土亦欲淨一切,亦欲護國土,亦欲護一切。彌勒發意先我之前四十二劫,我於其後乃發道意,於此賢劫以大精進,超越九劫得無上正真之道成最正覺。」
阿逸多菩薩學佛早於釋尊又為何比釋尊晚成佛?
一、彌勒菩薩於【大佛頂萬行首楞嚴經卷第五】所述。
「…彌勒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經微塵劫‧有佛出世名日月燈明 ‧我從彼佛而得出家‧心重世名好遊族姓‧爾時世尊教我修習唯心識定入三摩地‧歷劫 已來以此三昧事恒沙佛‧求世名心歇滅無有‧至然燈佛出現於世‧我乃得成無上妙圓識心三昧‧乃至盡虛空如來國土‧淨穢有無‧皆是我心變化所現。世尊我了如是唯心識故 ‧識性流出無量如來。今得授記次補佛處‧佛問圓通‧我以諦觀十方唯識‧識心圓明入圓成實‧遠離依他及遍計執‧得無生忍斯為第一…。」
二、文殊菩薩於【妙法蓮華經卷7第一】所言。
「…爾時文殊師利於大眾中,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時有一弟子, 心常懷懈怠,貪著於名利,求名利無厭,多遊族姓家,棄捨所習誦,廢忘不通利。以是因緣故,號之為求名。亦行眾善業, 得見無數佛,供養於諸佛,隨順行大道,具六波羅蜜,今見釋師子。其後當作佛,號名曰彌勒,廣度諸眾生,其數無有量。彼佛滅度後,懈怠者汝是;…。」
修慈心及絕對素食主義的實踐者 – 彌勒菩薩。
一、修慈心
「爾時世尊‧告彌勒菩薩摩訶薩言‧善哉彌勒‧汝於我所‧常有所問‧今所問義‧最順我心‧汝今哀愍諸天及人一切世間‧無量眾生‧多所利益‧多所安樂‧故能問我如是之義‧吾當為汝‧分別演說‧令諸菩薩‧不經勤苦‧而能速疾證佛菩提‧佛子‧若有眾生 ‧為求菩提‧而修諸行‧願常安樂者‧應修慈心以自調伏‧如是修習‧於念念中‧常具 修行六波羅蜜‧速能逮及諸忍之地‧速得圓滿無上正覺 …佛子當知‧此修慈者‧乃至未能離於分別‧未能不起我我所見‧常得六種梵天之福‧若捨分別‧離我我所‧此則名為 廣大之慈‧先世已來‧所有罪障‧皆得除滅‧不久當證無上菩提‧佛子‧一切菩薩‧皆應如是修習慈心‧汝以修慈‧名為慈者……。」 【大方廣佛花嚴經修慈分 】唐于闐 三藏提雲般若譯
二、寧破骨髓出頭腦,不忍噉肉食眾生。
「如是我聞…佛告式乾梵志:汝今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令汝歡喜! 乃往過去,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時,有世界名勝花敷,佛號彌勒!恒以慈心,四無量法 ,教化一切。彼佛說經,名“慈三昧光大悲海雲”,若有聞者,即得超越,百億萬劫,生死之罪,必得成佛,無有疑慮。時彼國中,有大婆羅門,名一切智光明,聰慧多智,廣博眾經;世間技藝,六十四能, 無不綜練。聞佛出世,說《慈三昧光大悲海雲經》,即以世間一切義論,難詰彼佛,盡其辭辯,而不能屈。即便信伏為佛弟子,尋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而作是言:我今於佛法中,誦持《大慈三昧光大悲海雲經》,以此功德,願於未來過算數劫,必得成佛而號彌勒。於是捨家即入深山,長髮為相,修行梵行;八千歲中,少欲無事,乞食自活,誦持是經 ,一心除亂。彼時世間…連雨不止;洪水暴漲,仙人端坐,不得乞食,經歷七日。時彼林中,有五百白兔,有一兔王母子二獸;見於仙人,七日不食,而作是言:今此仙 人,為佛道故,不食多日,命不云遠;法幢將崩,法海將竭,我今當為無上大法,令得 久住,不惜身命。即告諸兔:一切諸行,皆悉無常,眾生愛身,空生空死,未曾為法; 我今欲為一切眾生,作大橋梁,令法久住,供養法師。爾時,兔王即為群兔,而說偈言:
若有畜生類,得聞諸佛名,永離三惡道,不生八難處。
若聞法奉行,生處常值佛,信法無疑惑,歸依賢聖僧。
隨順諸戒行,如是疾得佛,必至大涅槃,常受無上樂。
爾時,兔王說此偈已,告諸兔言:我今以身欲供養法,汝等宜當各各隨喜。所以者何? 我從多劫喪身無數,三毒所使為鳥獸形,唐生唐死未曾為法;吾今欲為無上法故,棄捨身命供養法師。時,山樹神即積香薪以火然之,兔王母子,圍遶仙人足滿七匝,白言:大師!我今為法 供養尊者。仙人告言:汝是畜生,雖有慈心何緣能辦?兔白仙人:我自以身供養仁者,為法久住, 令諸眾生得饒益故。作此語已,即語其子:汝可隨意求覓水草,繫心思惟正念三寶。
爾時,兔子聞母所說,跪白母言:如尊所說,無上大法,欲供養者,我亦願樂。作此語已,自投火中,母隨後入。當於菩薩捨身之時,天地大動,乃至色界及以諸天,皆雨天華持用供養。肉熟之後,時山樹神白仙人言:兔王母子,為供養故,投身火中,今肉已熟,汝可食之 。時彼仙人,聞樹神語,悲不能言,以所誦經書置樹葉,又說偈曰:
寧當然身破眼目,不忍行殺食眾生。
諸佛所說慈悲經,彼經中說行慈者,
寧破骨髓出頭腦,不忍噉肉食眾生。
如佛所說食肉者,此人行慈不滿足,
常受短命多病身,迷沒生死不成佛。
時彼仙人,說此偈已,因發誓言:願我世世不起殺想,恒不噉肉,入白光明慈三昧,乃至成佛制斷肉戒。作此語已,自投火坑與兔併命。…佛告式乾:「菩薩求法,勤苦歷劫,不惜身命;雖復從報,受畜生身,常能為法,不惜軀命,投於火坑,以身供養;便得 超越,九百萬億劫,生死之罪;於是得在恒河沙等無量諸佛先,先彌勒前得成佛道。汝等云何不勤為法?…舍利弗白佛言:時彼仙人,投火坑已,為生何處?佛告舍利弗:時彼仙人,投火坑已,生於梵世,普為一切說大梵法,乃至成佛轉大梵輪,所說經典亦名“慈三昧光大悲海雲”。
所制波羅提木叉,不行慈者名犯禁人;其食肉者犯於重禁,後身生處常飲熱銅,至彼仙人得作佛時,如《彌勒菩薩下生經》說。
尊者阿難,聞佛所說,即從坐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叉手長跪,而白佛言:世尊!彌勒成佛所說戒法,乃以慈心制不食肉,為犯重禁,甚奇甚特!
時,會大眾,異口同音,皆共稱讚,彼國眾生不食肉戒:願生彼國!…。」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緣不食肉經】
阿逸多菩薩的證知。
【瑜伽師地論】彌勒菩薩說 三藏法師玄奘譯。彌勒菩薩為眾所說法,無著菩薩集法為頌並解釋的重要論著。
「…事大慈尊‧請說此論‧理無不窮‧事無不盡‧文無不釋‧義無不詮‧疑無不遣‧執無不破‧行無不修‧果無不證‧正為菩薩‧令於諸乘境行果等‧皆得善巧‧勤修大行‧ 證大菩提‧廣為有情‧常無倒說‧兼為餘乘‧令依自法‧修自分行‧得自果證‧如是略說此論所因。今說瑜伽師地論者‧名義云何‧謂一切乘境行果等所有諸法‧皆名瑜伽‧一切並有方便善巧相應義故‧境瑜伽者‧謂一切境‧無顛倒性‧不相違性‧能隨順性‧趣究竟性‧與正理教‧行果相應故‧名瑜伽‧此境瑜伽‧雖通一切‧然諸經論‧就相隨機‧種種異說‧或說諸法四種道理‧名為瑜伽‧觀待作用‧法爾證成‧總攝一切正道理故‧或說二十四不相應行中‧一名瑜伽‧因果相稱無乖違故‧此二並如決擇分等處處廣說‧或說雜染清淨無性‧名為瑜伽…。」 【瑜伽師地論釋一卷】最勝子等諸菩薩造 三藏法師玄奘譯
【大佛頂萬行首楞嚴經卷第五】
「…彌勒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經微塵劫‧有佛出世名日月燈明‧我從彼佛而得出家‧心重世名好遊族姓‧爾時世尊教我修習唯心識定入三摩地‧歷劫已來以此三昧事恒沙佛‧求世名心歇滅無有‧至然燈佛出現於世‧我乃得成無上妙圓識心三昧‧乃至盡虛空如來國土‧淨穢有無‧皆是我心變化所現。世尊我了如是唯心識故‧識性流出無量如來。今得授記次補佛處‧佛問圓通‧我以諦觀十方唯識‧識心圓明入圓成實‧遠離依他及遍計執‧得無生忍斯為第一…。」
星筆記 (記諸大菩薩 – 彌勒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