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個人而言〈畫家〉這樣的稱呼是離我非常遙遠的名稱。我只是一位喜歡塗鴉的(畫工仔),個人心無大志唯求餓不死,並能多掙幾個錢買顏料糟蹋畫紙為樂罷了!
想想來此世間懵混了四十幾年,好事做沒多少,壞事也成就不了許多,唯可自豪的事就是不用看人臉色能有口飯吃,充裕時買幾片音樂聽聽,選幾本書看看,這樣的生活方式對我而言比較舒坦些!
有些朋友在學校教授美術史、色彩學或是油畫等技術性科目,在校時間六個多小時,尚須舟車往返想來挺累人的,也有一些朋友在家鄉種芒果、香蕉維持生活與創作,更有些朋友善作公關,千辛萬苦爭個場地賣幾幅畫依此維生,想自己一無才能、二無體力、三無耐心,所以玩玩花草,賣幾斤香油輕快些過活。
其實認真的想一想玩花賣香油也不容易!早年因為創作需要而唸解剖學,唸了解剖學引發對生理現象的好奇即自修生理學,又因為師長一席話:「創作者對材料的特性須要透析,舉凡花、草、礦石皆可磨成顏料…等。」如此我開始自研顏料,調製顏料用油,這工作引起我對生藥和應用化學的好奇,再則有幸得名師教授讀【易】,玩易後知其不易,就玩五行方術,如此一路遊戲到經絡之學便開始啃中醫理論,如此轉了一大圈,弄到幾張資格文憑,用來混世營生糊口。
兒時的我原以為繪畫這門藝術可以淨化、滋養心靈,後來則時常為此感覺疑惑,比較繪畫史中各時期的精品之作,實不如萬年前原人岩壁上的一隻手印、一匹狂奔野馬的線條輪廓;的真!況且繪畫是諸多藝術形式中,唯一無法完整複製的一類,它無法推廣和容易流入少數個人手中收藏,甚至於消失…如此對群眾何益?再說不論看懂或不懂都是圈內互相看捧,圈外寫論評…這些現象是我始終所無法理解!慶幸個人早知無力撐舟航行於浩瀚的藝術海洋,所幸坐在岸邊搭個草寮望魚解饑饞,暗爽一番!
此心無大志意向,這裡僅有寮舍一間、花田一分,平時下田玩花弄草,閒時塗鴉自娛供渡餘生…。套句學長的名言:「咱這沒有藝術家,有的是一群藝術腳仔!」如此這般…。
畫工筆記 作品:淡水教堂(15F 65*53cm )1998 (原作品為12F 已被收藏) StarKang